岳把腿扒开让我添,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,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,又爽又黄无遮拦成人网站

林毅夫:從經濟發(fā)展角度看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

來源:未知 日期:2016-06-15 點擊:次

  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現代化的基礎,而且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還能夠提高經濟增長的速度。用我們中國人常講的形象的話就是“要致富,先修路”。
  

林毅夫:從經濟發(fā)展角度看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
  
  林毅夫
  
  基礎設施建設有幾個特性。
  
  首先,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。每個項目可能要3年、5年或是10年才能夠建成,并且它的使用期、回收期也較長,一個項目建好了以后,可能是30年、50年,甚至是100年還在使用,且它的一次性建設資金投入非常大,可能是幾億美元、幾十億美元,甚至是幾百億美元,而它投資的回報決定于這個國家總體的經濟發(fā)展的狀況好不好,發(fā)展得好,基礎設施建設的回報就高,發(fā)展得不好,它的回報就低。換句話說,基礎設施建設的回報的風險也是比較高的。并且,基礎設施建好之后,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,比如說建了一條道路,減少了交通擁堵,使用這些道路的企業(yè)和一般老百姓受益最大,這就是經濟學家首講的外部性。
  
  由于基礎設施這樣的外部性,一般市場、企業(yè)不容易來籌集這些資金,而在目前,國際上對基礎設施建設應該由政府主導已經形成共識,那就是當國民經濟面臨下行、產能過剩情形嚴重時,也是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最好的時候。這是因為,在經濟下行、失業(yè)率高時,政府為了維持社會的穩(wěn)定,有兩種可能的選擇,一是把政府應該做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提上議程,進行建設,這樣一來,短期內會創(chuàng)造就業(yè),減少失業(yè),而且基礎設施建設好后會形成資產,長期還能夠提高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,政府的稅收也就能夠增加了,那么現在投資的資金也能夠償還。二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,各種基礎設施所需要的材料、施工的成本還會下降。
  
  其次,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資金缺口非常大。根據亞洲開發(fā)銀行的研究,從2010年-2020年,亞洲地區(qū)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是8萬億美元,每年平均是8000億美元。根據歐盟研究,歐盟在2010年-2020年這十年間,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從2.1萬億美元到2.8萬億美元。根據美國基礎設施學會的研究,美國每年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是4400億美元。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,非洲國家每年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是930億美元。但目前各個國家的財政狀況不好,一些國家積累的負債普遍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100%以上。那么,政府要動員大量的資金來支持這些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,在資金上確實有相當大的困難。
  
  第三,值得注意的是,政府的錢雖然不多,可是民間的錢并不少,類似各國的退休基金、保險基金,這些錢的數量是相當多的。過去,這些基金主要用來購買發(fā)達國家的政府債券或者投資其股票市場,但目前發(fā)達國家的利息非常低,有些國家甚至采取負利率的政策,再去買政府的主權基金、債券,回報率也很低。并且,當前發(fā)達國家的股票市場也有相當多的泡沫成分,投資風險大,平均回報率不高。這時,如果利用金融創(chuàng)新,將基礎設施建設變成一個可投資的項目,那么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一個長期的穩(wěn)定的回報,將民間的這些基金引入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上。
  
  第四,金融創(chuàng)新方式上,我們經常會提到PPP模式(Public-PrivatePartnership,即公私合作模式)或者是BOT方式(build-operate-transfer,即“建設-經營-轉讓”方式),也可以讓一些雙邊援助機構發(fā)揮作用,像中國在“一帶一路”戰(zhàn)略中所提出的絲路基金、中國歐亞合作基金、中葡基金,就屬于這種雙邊援助的資金,用來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。
  
  另外,多邊機構,類似世界銀行、亞洲開發(fā)銀行、非洲開發(fā)銀行,以及亞洲基礎設施開發(fā)銀行,也可以利用它們商業(yè)的評級,在金融市場上進行融資,再來支持基礎設施項目。并且,各國也在嘗試一些機制上的創(chuàng)新,比如美國在奧巴馬政府下提出建立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再投資銀行,來給基礎設施的投資提供融資的要求。20國集團在澳大利亞開2014年峰會時,提出的基礎設施倡議,成立了全球基礎設施中心,鼓勵政府、私營企業(yè)、金融機構合作,給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資金。2015年,20國峰會在土耳其安卡拉開峰會的時候,也提出了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的方式,這些,總的來講都是在強調金融創(chuàng)新。
  
  可以說,錢是有的,關鍵是怎么動員,而動員的基礎是金融創(chuàng)新。
  
 ?。ㄗ髡呦等珖f常委、北京大學國家發(fā)展研究院名譽院長、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、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(fā)展學院院長。本文是其在“第七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”上的發(fā)言摘編,有刪節(jié)。)